紀錄一下自己過去的工作短文,這篇寫於民國101年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個月我看見一位父親,為了爭取和孩子見面的機會,強忍住內心的傷痛,坦承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疏失,接受自己即將失去婚姻的可能,只希望能換來參與孩子成長的機會,我剛好有機會參與了這個家庭在面臨分離時的溝通,雖然這對夫妻已經無法繼續走下去,但至少雙方願意為了孩子,放下自己和對方不斷在爭辯的是非對錯,坐下來討論怎麼樣才能讓孩子還是可以在兩個大人分開的狀況下,同時得到父愛和母愛,這真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放下與妥協。
可惜的是,孩子還這麼小,他即便再怎麼渴望父愛,現實卻逼得他不得不選邊站,也因為見識過父親可怕的一面,產生了對父親的恐懼以及想要保護母親的信念,他不會知道可能他父親的心中也有看不見的傷口,才會在不懂得使用正確面對情緒的狀態下,做了傷害母子的後悔行為。讓我很感動的是,這位父親完全不對孩子說母親的壞話,只希望能有機會慢慢與孩子修復關係,當他知道他有可能無法參與孩子的成長時,留下了懊悔的男兒淚。
我不知道以後這個家庭會如何走下去,但我們身邊的確不斷地發生類似的故事,我在想,如果沒有機會讓孩子跟父親相處,去體會父親的關愛,瞭解到父親也許不是母親心中完美的另一伴,但仍然可以是孩子心目中的大樹,那麼這個孩子就要帶著對父親的怨恨成長,甚至誤會父親拋棄他,也許埋在內心深深處,一輩子不挖開,這會是多麼的可惜阿!
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,我們每個人都在學習與成長,你和你的父親也是,特別是在這個強調新好男人的社會,我們更容易忽略了不懂得如何參與家庭生活的父愛,其實他們可能只要回到家,在洗澡、吃飯之餘感受到太太小孩的存在,就心滿意足了,絕對不是不愛,只是不懂得如何讓愛被看見。快趁著屬於父親的節日,去發覺那看不見的父愛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